现代物业管理涉及的范畴与内容很多,本文只就物业管理中的石材清洗与养护方面与业内人士交流。城镇物业中的楼、堂、馆、所除了建筑构架外,内外装修上用得较多的材料是石材、陶瓷、人造板材、铝塑板材、玻璃制品等。就装饰石材而言,一般采用的有:
饰面石材:主要为各种颜色、花纹图案、不同规格的天然花岗石,大理石、板石及人造石材,包括复合材、水磨石板材等,品种有国外进口和国产的,种类繁多。墙体石材:主要用在建筑群体的内外墙,规格各异,如外墙用蘑菇石、壁石、文化石、幕墙干挂石,天然型、复合型及基础用不同规格块石等。
铺地石材:室内外、公园、人行道的天然石材成品、半成品和荒料块石等。
装饰石材:如壁画、镶嵌画、壁帘、图案石、文化石、各种异型加工材圆柱、方柱、线条石、窗台石、楼梯石、栏杆石、门套、进门石等。
生活用石材:如石材家具、灶台石、卫生间台板、桌面板等。艺术石材:楼宇大厅、会议室、走廊、展示厅等用石雕、艺雕制品,如名人雕像、飞禽走兽、浮游生物塑像、石碑、牌坊石、志铭石等。
环境美化石材:这类石材又称为"环境石",如路缘石、车止石、台阶石、拼花石、屏石、花盆石、饮水石、石柱、石凳、石桌等。
电器用石材:各种不同规格的绝缘板、开关板、灯座、石灯等。
一般高级楼宇装饰,石材用量约占总装饰用材的30—40%不等,可见装饰石材在物业管理上占有较大份额,如何把物业中的装饰石材保持其"青春常在"是物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众所周知,任何物品使用时日久了就必然按一定老化率递减,使其陈旧,更何况天然石材在室外受大气阳光、风雨的物化影响,尤其是环境污染使其褪色、风化、表面凹凸不平,更多的是由于石材品质和施工后期保养等方面的缘故,加之在生产过程中未作表面护理,故而在已建楼宇装饰石材中常常可见产生锈斑、泛黄、泛碱、水斑、湿痕、污渍、白华、苔藓等病症,严重影响石材的外观图案、色彩和光泽,使装饰效果大为逊色。为消除石材在装饰后的病症就必须在石材加工前进行表面处理和装饰后的护理,使其青春永驻,这是石材业未来发展趋势。就物业管理来说,主要是石材装饰后的护理,现在比较成熟与常用的技术归结起来有:清洗、护理、着色、增光与研磨、粘接、修补、加固等。这些适用技术以不同手段对石材的前后期处理,均可达到色彩艳丽、光泽度高、经久耐用的目的。
物业管理中几种常见的石材病症的预防及治1、锈斑。形成原因有先天的和人为的:部分石材材质中含有较多的氧化碳和黄铁矿,这些铁质矿物接触空气被氧化而生成铁锈,通过石材的微孔渗出。石材在开采、加工、安装、使用等过程中,尤其在加工过程中有铁质残留在石材表面,经空气氧化后形成铁锈污染。
预防锈斑的关键是在石材加工后要进行有效的表面处理,以防止含铁质矿物被氧化后渗出表面。
物业管理中处理已经产生的锈斑,主要是防锈剂。但由于现市场出售的除锈剂多属酸性,所以对不耐酸的石材如大理石质、白云石质使用前应进行试验,必要时加水稀释。
还要注意在除锈后必须用清水彻底清洗,然后再用树脂注入,增强石材的防水功能。
1、水斑湿痕。形成主要原因是受湿法施工中的水泥浆影响所致。预防湿痕不干现象的主要方法是注入树脂使石材防水,以阻隔空气中的水份与石材或水泥内部物质的接触,降低其化学反应条件。另外,尽量避免采用湿法水泥沙浆施工,施工后要做好接缝粘合与排水。
处理已经出现的湿痕,目前尚没有较好的办法。主要采用的补救措施是用树脂注入方法使没有出现湿痕的部位颜色加深,以此调整两者颜色的色差。此外,可采用渗透染色来改变原装饰石材的颜色。"湿痕不干"可算是石材病症的癌症,是石材养护方面的一大难题。
2、白华现象,俗称流眼泪。由于湿法施工,石材背面灌注水泥沙浆,雨水掺入水泥沙浆中,溶解其中的钙或盐成份,有钙、盐成分的水分渗入石材毛孔填缝不实处,天长日久形成水道渗出表面,与空气中的酸雨等接触,生成不溶解的白色物——白华。
如何消除白华现象呢﹖一是在石材加工后,用渗透型防护剂对石材进行六面处理,起护理作用;二是在湿法施工中掺入水泥白华防止剂,以降低水泥渗水形成水道;于是尽量采用干挂施工法。
对于已经产生的白华处理:一是先用水将白华部分打湿,再用稀释的盐酸清洗白华直至消失;二是用清水冲洗已清洗的石材表面,使其达到中性为止,阴干后,再对石材表面及接缝进行养护处理。
3、盐类晶化,俗称泛碱。由湿法施工中强碱性水泥与大气中的酸性溶液反应而成。
预防盐类晶化现象.首先要避免湿法水泥沙浆施工,其次用渗透性防护理剂进行养护。使其具有防水性能。
处理已发生的盐类晶化,首先用刷子将表面的白色粉末刷掉,再用大量清水彻底清洗残留物,最后进行树脂注入或石材表面上用具有防水性能的抛光剂抛光即可。
4、苔癣植物的生长。该现象主要产生在石材内部水分和有机质较集中的部位,它会致石材表面形成苔绿、灰黄等苔癣,影响石材外观及寿命。预防方法主要是止水、防水。对已长出的苔癣可用工具将其铲除,再用适合的清洗剂清洗,待干燥后用石材养护剂处理即可。
来源:中国石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