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领导人不一定样样都行,样样才干过人,但他必须善于识人、选人、用人。否则,任何雄才大略难以实施,任何宏图伟业都不能成功。
善用人才首先要知人,善任以知人为前提,不知人不可能善任,不知人只会盲用。
战国时期的李构提出了“识人五法”。即:第一,居视其所亲。有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第二,富视其所与。看一个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则不能重用,如接济穷人,或培植有为之十士,则可重用;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为贤,则是良士真人,反之,则不可重用;第四,窘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他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重用,反之,则不可用;第五,贫视其所不取。人在穷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易之财,则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
知人之后,重要的是用人。拿破仑说过,最难的倒不是选拔人才,难点在于选拔后,怎样使用人才,即:使他们的才能发挥到极致。因为发现人才,识别人才,选拔推荐人才,都是为了善用人才。
善用人才的标准有五条:一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这是用人艺术之核心。俗话所:“金元赤金,人无完人;瓜无滚圆,人无十全”。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萧何与张良都是刘邦的谋士,他们出谋献策,帮刘邦打败项羽,但如果让他们横刀立马,统兵千万,冲锋陷阵,就不如韩信。因此,“竖车能载重,渡可不如舟”。聪明的领导在于扬其长,避其短。
二是量才使用,才尽其用。饭盒用来盛饭,脸盆用来洗脸,如果调过来,不是不行,可能要带来很大麻烦。用人也是如此,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人才有不同的妥求;不同的人,对岗位也有不同的适应性。量才用人,需要根据不同人才的素质才智,安排相应的岗位。既要防止大材小用,浪费人才,也要防止小才大用,虚占其位,贻误事业。可见,“用人如器”。
三是明责授权,信任人才。俗话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你认为是人才,就要明责授权,大胆使用,却不可既用又疑,授职无权。这方面,刘备是榜样。他“三顾茅庐”请出孔明后,就不顾关羽,张飞的非难,将"实权"交于孔明。结果,孔明佐助他,成就了三国鼎力的伟业。现代企业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一个领导人不可能包办一切,一定要大胆、充分地使用人才。
四是组合人才,聚放效应。人才不仅有一个量才使用的问题,还有一个合理组合发挥其集聚效应的问题。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就单个人讲,全是人才,但如果把两个能力,资力、经历、性格、年龄相当的人放在一起(如一个当书记,一个当经理),很容易碰撞“不团结”;但如果一柔一刚,一老一少,一男一女地加以组合,结果就可能大不一样。因此,一个领导者使用人才,不仅要重识个体素质,还要重识群体结构的合理化。使群体中的个体相互弥补,相得益彰,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五是庸才愚才及时淘汰。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在用人过程中,再高明的领导者也有失误的时候。这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一旦发现庸才愚才虚占其位,就要坚决而得法地将其撤换。发现庸才愚才不及时撤换,或频繁地更换下属,既影响工作与事业,又会给领导人带来负面影响,还容易起到不良的导向作用。
总之,在用人方面,一个企业,特别是一个大型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选才之德,谋才之脑,提才之能,用才之胆,容才之章,护才之魄,育才之法和聚才之力。